摘要:為減少茶葉粉碎過程中熱敏性物質損失,,提出茶葉低溫液氮粉碎的新方法,。該論文以綠茶為原料,在粉碎過程中添加液氮,,比較常規(guī)粉碎與低溫液氮粉碎方法處理對綠茶粉品質的影響,。
結果表明,與常規(guī)粉碎法相比,,液氮粉碎法的出粉率高,,所得的茶粉泡制成的茶湯在色澤、滋味和品質評分上明顯占優(yōu),,其水浸出物中茶多酚,、咖啡堿、游離氨基酸,、可溶性蛋白,、可溶性糖等功效成分的質量分數分別高出25.12%、10.12%,、9.50%,、6.75%、12.63%,、9.05%;2種茶粉的香氣成分組成基本相同,但液氮粉碎法所得茶的茶粉中法呢烯,、橙花叔醇,、1H-吲哚、己酸-3-己烯酯,、五甲基庚烷,、苦杏仁苷、3-甲基丁酸2-甲基丙酯質量分數分別高出10.88%,、13.70%,、14.06%、5.61%,、2.08%,、24.39%,、5.68%。表明液氮粉碎能較好的保留茶粉的品質,,為液氮粉碎在綠茶加工中的應用提供參考,。
關鍵詞:粉碎,液氮,,農產品,,綠茶,Lab值,,水浸出物,,香氣成分
引言
茶葉的營養(yǎng)十分豐富,到目前為止,,茶葉中的化學成分已經分離鑒定的已知化合物有700多種,,其中包括3.5%~7.0%的無機物和93%~96.5%的有機物組成。其中無機礦質元素約有27種,,有機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質,、碳水化合物、茶多酚,、生物堿,、有機酸、色素,、維生素和皂,、醇、酶類等,,經研究發(fā)現茶葉中的功效成分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,、清除自由基、抗癌等保健作用,。綠茶由于未經發(fā)酵,,較多地保留了鮮葉中的天然成分,其中茶多酚和咖啡堿保留85%以上,,氨基酸,、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的損失也比較少,所以綠茶對人體的保健作用也就更為明顯,。
氣相液氮罐
在傳統飲茶方法中,,人體并沒有完全吸收茶葉的去全部營養(yǎng)成分,一些不溶或難溶性成分,,如維生素A,、K、E,大部分蛋白質,,碳水化合物,,胡蘿卜素及部分礦物質等都大量留存在茶渣中。如將茶葉制成粉茶,,可直接應用于茶飲料,,促使茶葉的成分的吸收;亦可添加于食品中,可制成茶糕點,、茶糖果等,,強化其營養(yǎng),并賦予食品茶風味,,又使原來舍棄的膳食纖維等得以利用;粉碎后的綠茶還有助于茶多酚,、咖啡堿等成分的提取。茶葉中的功效物質和香氣成分大多是一些熱敏性物質,,由于常規(guī)粉碎方法在粉碎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熱,,從而導致茶葉中有效成分和香氣成分的揮發(fā)或損失,同時茶色素的氧化分解,、發(fā)生褐變等,。目前茶葉粉碎技術主要有常規(guī)粉碎、超細粉碎,、超微粉碎等,。
液氮低溫粉碎技術是在20世紀50年代末隨著液氮大量生產而形成的一門高新技術。近年來,,液氮低溫粉碎在食品加工中開始應用,,采用液氮低溫粉碎食品可以得到微細粉末,并且揮發(fā)成分不會損失,,也不會由于發(fā)熱而使食品變味,、營養(yǎng)成分下降。目前液氮粉碎已開始應用于中藥材,、抗生素,、甲殼素等的加工中。
本研究采用自主研制的液氮粉碎設備,,控制粉碎溫度,,通過液氮的低溫、排氧作用和冷脆現象來進行綠茶的粉碎,,以求提高粉碎后茶葉的品質,并比較普通粉碎與液氮粉碎在粉碎前后對綠茶的性質及品質的影響,。
1,、材料與方法
1.1材料與儀器
1.1.1材料及試劑
綠茶,(夏茶、普通等級),,購買于興寧市南華現代農業(yè)有限公司;福林酚,、茶氨酸,廣州市齊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;咖啡堿,,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;考馬斯亮藍G-250,、牛血清白蛋白,北京鼎國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;茚三酮,、甲醇,、碳酸鈉、堿式醋酸鉛,、鹽酸,、硫酸、磷酸氫二鈉,、磷酸二氫鉀,、苯酚、蔗糖等均為分析醇,。
氣相液氮罐
1.1.2主要儀器
液氮粉碎機,,,配有液氮自動溫控和定量液氮噴霧系統,。普通粉碎機為DMF-25B流水式粉碎機,。色差計TC-PⅡG;TRACEGC-MS氣質聯用儀;752N型紫外線可見光光度計;HH-4型數顯恒溫水浴鍋;PL203電子分析天平;SHZ-Ⅲ型循環(huán)水真空抽慮機。